联系我们

金融如何支持农业产业链延伸

发表时间: 2024-11-13 栏目: 爱游戏app网页版官方入口

  金融服务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重点已从单一种植养殖主体,向着生产经营功能复合主体转移,换言之,金融正在尝试为农业产业链延伸赋能。但是,强链补链并非一日之功。当前,产业的协同是跨地区、跨领域、跨行业的,真实的反应依靠市场,而市场经营主体——企业对供需关系最为敏感,因此,只有充分理解市场主体的选择,才可能顺势而为地做好产业促进,金融的支持才能有的放矢。

  乡村产业振兴需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传统种植养殖业要提升的是质量和效率,若要真正体现农业产业价值,则一定要通过强链补链做好农业产业链延伸,生产端与市场端形成良性互动,降低生产端风险,提升从生产端到市场端的交易效率,构成闭环,从而促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金融服务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重点已从单一种植养殖主体,向着生产经营功能复合主体转移,换言之,金融正在尝试为农业产业链延伸赋能。但是,强链补链并非一日之功,而且,也不是靠几个改革试点就能轻松实现。当前,产业的协同是跨地区、跨领域、跨行业的,真实的反应依靠市场,而市场经营主体——企业对供需关系最为敏感,因此,只有充分理解市场主体的选择,才可能顺势而为地做好产业促进,金融的支持才能有的放矢。

  事实上,农业产业主体的金融需求满足越来越依赖于间接融资——银行信贷,这也是当前不容忽视的事实。基于政策推动的财政资金往往只能覆盖一部分经营主体,而且,获得相关补贴、贴息更是少数主体,要让产业链更多主体获得所需资金,银行的信贷资金成为重要的来源,这就需要涉农金融机构努力发掘在产业链完善过程中的更多需求,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开发产品,管理风险,持续为农业产业链延伸提供精准有效的支持。

  农业产业链延伸也不是完全靠人为创造出来的,更多依靠“生成”。例如,一些地区并不生产某种农产品,但会成为某类农产品交易的集散地,这是基于该地区的地理位置、交通、交易习惯等因素形成的;再如,基于某种农产品原产地资源禀赋,在大量种植或养殖的前提下,就近强化加工业,但无论是初加工,还是深加工、精加工,对于当地的资源条件是有要求的,有的加工行业需要充足的水源,有的加工行业对于环保达标要求很高,这一些都会影响到加工成本和相关产业主体的可持续经营。

  遵循产业规律,尊重市场规则,这是做好农业产业链延伸的前提。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部分地区为了主推某些农业产业,自上而下确定所谓“百亿、千亿”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并将任务未经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解下去,同时,缺乏对该类农产品全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的判断,一味地使用政策激励,结果导致破坏了已形成的部分产业体系,只考虑产量、产值,而忽略了形成产业链所需要具备的必要条件,不切实际地追求产业链完整、产业规模效应等,对相关产业产业了诸多不良后遗症,这些都是需要避免的。

  做好农业产业链延伸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要对相关产业及产业链上主体所处的产业环境、发展状况以及市场机会与风险有一定的认知和判断,同时,要对链上不同主体之间的交易模式知道,对具体承贷主体做好动态把握。当前存在的问题是,部分涉农金融机构面临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有效需求不足,源于诸多农业经营主体对于扩大再生产缺乏信心,同时,库存积压较多,负债率上升,应收账款高企,这一系列问题,都会影响经营主体资金的流动性,也会抑制其继续借贷的动力。在以上问题背景下,金融机构需要围绕某个产业链上下游做好资金需求洞察,尤其是每个农业产业链都有至关重要的某个环节会有着“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例如,在肉牛产业中,贩牛主体是对整个肉牛产业影响较大的因素;在蔬菜流通领域,也同样是批发、仓储、物流主体对于蔬菜产业影响较大,因此,金融需要较好地把握关键环节,“在什么时间,针对什么主体,做什么样的信贷支持”,这是金融助力相关农业产业强链补链的逻辑。

  金融机构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管理风险,同样,助力农业产业链延伸的同时,一定要做好产业风险的识别、应对以及避险,尤其是在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弹性有限,一些地方法人机构往往会出现贷款集中于某几个产业类别,当相关产业出现较大下滑的时候,信贷风险就会抬高。与之相对应的是,在尝试供应链金融创新时,由于核心企业出现经营风险,同时,相关资产大幅贬值,也会让金融机构面临较大风险。当前,针对条件资质尚可的经营主体,存在多头授信的问题,在产业下行的背景下,这种多头授信会促进加大金融机构的风险敞口。针对以上问题,一方面,金融机构需要充分做好贷后管理,严格合规流程,针对尚能够正常经营的主体,给予必要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做好出现风险后的处置安排,既不能盲目抽贷断贷,也不能不计风险地为经营主体提供“续命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