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我们国家银行理财高水平发展的思路
银行理财作为金融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在追求高水平发展的过程中,银行理财业务面临着诸多挑战。党中央对“打造强大的金融机构”“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提出了明确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业务如何赋能金融机构,使其具备“运营效率高、抗风险能力强、门类齐全、具有全球布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特征,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现状、机遇和建议三个方面对银行理财业务进行深入剖析,旨在为银行理财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思路。
近年来,世界经济金融环境发生剧烈变化,国际经贸环境加快重构,疫情“疤痕效应”和房地产市场调整对居民端和企业资产负债表产生了影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工作的紧迫性不断的提高。银行理财充分的发挥了资金优化配置功能,畅通了资金与实体经济间的通道,截至2024年6月末,银行理财通过债券、非标、未上市股权对实体经济注入了约20万亿元的资金,为中小微公司可以提供超4.3万亿元资金支持。在金融五篇大文章方面,银行理财推出了专精特新、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扶贫纾困、养老、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主题打理财产的产品超过200只。
《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和《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理财新规》)明确了打破刚性兑付,严控产品期限错配,并全方面实施净值化管理的要求。在促进银行理财向更高程度的标准化和净值化转型过程中,流动性特征现状也出现了显著变化。
一是产品收益受市场波动影响更为直接。产品端非标资产配置比例年年在下降,标准化资产配置比例持续上升。截至2024年6月末,打理财产的产品持有的非标资产规模为1.73万亿元,占比6.7%,较《资管新规》出台时下降11.43个百分点。非标资产一度是银行理财的投资重心,其高收益和低风险的特性为产品的稳定收益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非标资产配置比例逐渐降低,原本的稳定收益器功能开始褪色。同时,估值方法从摊余成本法向市值法的切换,意味着底层资产价格的波动更直接地传导到产品表面,增加了产品收益受市场波动影响的敏感性。
二是打破刚兑预期增加投资者赎回行为。2002年起,我国商业银行陆续开展理财业务。在《资管新规》发布前,银行理财主要由预期收益型产品组成,2018年《资管新规》要求资产管理机构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截至2021年底,银行理财存量整改基本完成,保本打理财产的产品规模由《资管新规》发布时的4万亿元压降至零,从产品层面摆脱了刚性兑付的标签,取而代之的是净值化打理财产的产品,投资的人能直接观察到产品净值的变化,从收益角度打破了刚性兑付的预期。由于投资者普遍形成了银行理财保本保收益的观念,且大部分银行理财客户是由存款客户转变而来,风险偏好普遍较低。一旦市场剧烈波动导致产品收益率跌破预期,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赎回,会对打理财产的产品流动性管理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三是期限错配引发流动性风险。打理财产的产品流动性风险的根源在于资产端与负债端期限的不匹配。以开放式公募打理财产的产品为例,负债端客户拥有随时赎回的权利,但资产端往往投向期限较长的债券与权益资产。在赎回高峰期,投资经理可能陷入“无钱可用”的窘境。与受到存款保险制度保护的银行存款相比,打理财产的产品负债端的稳定性较低。一旦资产端收益率出现下行趋势,投资者考虑的是先于其他投资者赎回资金,部分情况下可能迫使理财机构抛售资产以维持流动性。
四是理财机构流动性危机可能传导至同业。从抵押品价值角度看,如果债券违约风险上升,抵押品价值下降,理财机构在利用相同规模的信用债作为质押品进行融资时,获得的资金将会减少。面临流动性危机时,会被迫出债等风险资产,逐步推动资产价格下行,融资缺口随之扩张。从资产价格角度来看,底层风险资产快速下跌会导致打理财产的产品净值快速缩水,投资者恐慌赎回情绪持续蔓延,赎回挤兑风险加剧,流动性缺口扩大。银行理财是融资交易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与市场的关联性日益紧密,资金在融资链条上不同机构间的流动会产生类似货币乘数的流动性乘数效应,通过融资链条向市场蔓延。
为满足客户多元化的财富管理需求,银行理财初步构建了覆盖现金管理类、固收类、项目投资类、股债混合类、权益类等多种类别,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设计的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多种主题的多币种、多形态产品体系。截至2024年6月末,开放式产品存续规模为22.78万亿元,占比79.87%,其中现金管理类产品占其中的32.88%,封闭式产品存续规模为5.74万亿元。
《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落地以来,大湾区居民全球资产配置新路径不断丰富,“南向通”与“北向通”规模稳步增长。截至2024年6月末,参与“跨境理财通”试点个人投资商达11.57万人,涉及相关资金跨境汇划金额590.61亿元。调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内75%的受访者对跨境打理财产的产品有意,但仅有18%的受访者拥有跨境打理财产的产品。香港地区约50%的投资的人对内地的财富产品感兴趣,而拥有内地的打理财产的产品的比例仅为9%,跨境理财业务潜力巨大,可以轻松又有效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进。
科技赋能始终是银行理财发展最重要的推力之一。根据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24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机器学习模型由学术界领跑转变为产业界领跑,生成式人工智能逐步在商业世界扎根,全球55%的组织在至少一个业务单元或功能中用AI。在美国银行业中,摩根大通的资产规模、利润水准、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等业务均位列第一,这与其将升级基础设施水准和保持技术系统现代化视为重大使命、逐年加大在金融科技领域的预算投入、注重打造金融科学技术人才队伍等做法密不可分。目前,摩根大通有300多个人AI落地项目,其正在开发一个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综合业务平台——IndexGPT,除向投资者提供投资建议外,还能用于证券领域的金融投资、基金管理、市场推广等,有效提升了行业竞争力。
我国在AI领域目前位于全球第一梯队。2023年,大中华区的人工智能使用率同比增长7%,在减少相关成本、增加收入等方面具有非常明显优势,推动了业务效率明显提高。未来,人工智能技术有望进一步提升银行理财业务效率、减少相关成本、优化风险管理、推动金融理财产品创新以及提升客户体验,应用前景广阔,具有巨大的潜力。
今年年初至今,国内利率中枢整体下移,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40个基点(BP),在资产端快速调整和负债端“刚性”和“滞后性”导致产品收支错位的情况下,银行对于抗风险能力的要求持续提升。美欧日同业经历了完整利率升降周期,行业结构和业态在低利率期间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优化调整,其核心思路便是实行资产标的“区域轮动”和资产类别“板块轮动”。在“区域轮动”方面,银行理财能够最终靠全球布局,实现“利率动态均衡”,有效缓释低利率时期的负面影响。随着金融高水平开放的持续推进和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的不断的提高,银行理财有望实现全球布局,为理财客户寻找降低组合波动、增厚收益来源的策略方法,探索配置境内外不同市场具有不一样相关性的多类资产,提升国际竞争力。在“板块轮动”方面,银行理财从2022年理财负反馈后,投资策略趋于保守。从2024年理财规模增量结构看,每日开放和最小持有期等短期限产品贡献了主要增量,打理财产的产品策略逐渐转向低波、稳健,存款替代品属性逐渐增强。截至2024年6月末,固定收益类产品规模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96.88%,较去年同期提高1.73个百分点。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从宏观审慎方面出发,持续关注并提示债券市场风险,银行理财应把握政策要求和实际供给变化,适当调整投资板块,调整“股债”比例,坚持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成为市场运行的“稳定器”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银行理财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建立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基础上。2023年11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随着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推进,各类投资标的不断丰富,银行理财获得了大量资源储备以建立门类丰富的产品体系。
在科技金融方面,我们国家的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但部分行业的关键技术仍然面临“卡脖子”难题。2023年9月,政府提出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4年5月,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要求结合科技型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为科技型公司可以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获得政策支持后的科技产业持续发展扩张、升级迭代;在绿色金融方面,“绿色发展是高水平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随着ESG理念在产品和客户两端不断深化,银行理财绿色金融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3年年末,银行理财投资绿色债券规模超2500亿元,占国内绿色债券规模约12.6%。未来,随着绿色低碳转型进程不断走深,绿色投融资需求也将加快增长;在普惠金融方面,随国家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的支持力度和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持续提升,普惠理财实现居民财富保值增值、增加财产性收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前景广阔;在养老金融方面,随着老龄化进程持续加深,居民养老储备和养老规划的意识不断强化,以养老为核心,涵盖医疗、体育、养生、旅游等主题的康养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预计2030年我国康养产业市场消费需求将达到20万亿元左右,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养老理财标的不断丰富;在数字金融方面,随着数字化水准不断提升和科技赋能,银行理财可以通过分析海量金融数据,挖掘客户的真实需求和市场趋势,提供有明确的目的性的金融理财产品创新思路,为金融理财产品设计提供智能化支持和全方位的服务。
近年来,多数经济体进入加息通道,全球利率整体上升,与此同时,中国持续实施稳健降息的货币政策,国内利率中枢整体下移。美欧日同业资管业务在低利率环境时均采取“区域轮动”策略,通过全球布局,实现“利率动态均衡”,有效减轻低利率对经营的负面影响。单纯通过单一区域的股债配置难以达到客户的要求,银行理财一定要通过衍生品、跨境产品配置海外资产。目前部分银行理财发行了投资于离岸资产的产品,根据其投资指引和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投资范围,通过合规的资金出境渠道投向离岸市场。渠道最重要的包含合格境内机构投资的人(QDII)额度、债券“南向通”、总收益互换(TRS)、互认基金等。2023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加速,离岸债券发行量创下新高,离岸人民币市场日益受到理财行业关注。
整体来看,理财市场是以个人投资商为主的市场,截至2024年6月末,个人投资商数量为1.20亿元,占比达98.74%。2024年上半年,理财投资的人的数量继续增长,个人投资者较年初新增738.88万人,占比97.51%。结合人工智能在中国发展的成熟度、数据收集和计算处理能力以及理财市场以个人投资商为主的特点,人工智能可以在客户营销与服务、提升投资研究能力和智能资产风险管理方面赋能银行理财业务。
一是通过数据分析精准开展客户营销。相较于其他资管机构,商业银行在客户数据的获取和存储上具有极大优势。银行理财可以依托人工智能,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知识图谱技术,对客户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加工与分析,精准构建客户标签与用户画像,进而精准化客户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并开展分层营销,以最大限度契合客户需求,提高响应速度,提升客户体验,挖掘长尾客户,增强客户黏性。
二是提升投资研究能力打造智能投顾平台。国内银行理财行业的商业模式已逐渐由“产品销售”向“客户需求驱动的投顾模型”转型。智能投顾可在用户画像基础上,针对客户年龄、资产情况、产品种类偏好、风险偏好、预期目标等要素,为客户推荐智能化、个性化的最优投资组合资产配置策略,涵盖不同风险等级、期限和主被动策略等,高效实现客户个性化和定制化的资产配置,提高服务效率。
三是强化风险控制能力实现智能资产风险管理。AI可以构建不同情景假设,量化风险冲击程度,模拟产品在不同风险场景下的收益与损失,推导出最优风险定价策略。同时,还可以搜集市场信息,提取与分析潜在风险点,监测投资组合的风险。若风险达到一定阈值,可触发调仓机制,对现有投资组合做调整,以达到客户理财预期,发展与客户的良性关系。
理财产品净值化要以投研能力为基础并加强投资者教育。我国的银行理财行业正在慢慢地成熟,净值化并非终点而是起点,机构要深刻理解投资的人对净值稳定和业绩优秀的双重目标,通过深入地研究和分析,采用低波动为主的投资策略,以此为前提努力提升产品业绩。同时,净值化转型要求银行理财在销售端对投入资产的人教育升级,从“隐形刚兑”向“买者自负”转变,传导收益与风险并存的概念,扭转“刚性兑付”环境下形成的投资习惯,在充分开展投资者教育的基础上,坚持客户适当性原则,推出不同投资策略、不同风险程度的产品。此外,应加强投后陪伴,引导投资者理性认识估值波动,树立正确风险偏好和长期投资的理念。
为了实现用户多样化、个性化的投资需求,境外同业构建了全品类产品体系,并在另类投资、被动管理产品等领域打造“拳头”产品,强化了品牌竞争力。一是另类投资产品,从全球资产管理业务看,另类资产以17%的规模创造了44%的收益,国内另类资产领域仍是一片蓝海,尚未出现具备非常大的优势的头部机构,将会是未来资产管理业务的必争之地,银行理财是资产管理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监管指导下先试先行,主动拥抱新型资产;二是被动管理产品,被动管理产品的马太效应越发明显,77%新增资金都流向了前十大机构,强者愈强的趋势显著,目前国内在债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领域方兴未艾,银行理财须集中资源打造“品牌”被动管理产品,将规模优势转化为运营效率和市场定价能力。
一是在特色离岸资产方面加强投研建设。在中资美元债、点心债等离岸固定收益市场,港股权益市场,外汇商品及衍生品等方面,强化投研能力建设,加强人员交流,促进相互赋能,深入跟踪研究政策、市场。并从理财投资的稳健性、收益性出发,聚焦客户所想所需,为理财客户分析研究策略方法,探索配置境内外不同市场的多类资产。二是依托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积极助力境外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以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重要契机,在离岸人民币市场研究、一证券交易市场投资交易等领域,强化同在港资管机构协作,加大对在港发行的国债、央票、人民币“点心债”等离岸资产的投资力度,共同助力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三是提高跨境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当前国际地理政治学冲突持续,国际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加剧,经济复苏面临挑战。各资管机构应严格落实监督管理要求,提高防控风险的预见能力、应对能力和处置能力。
①尚航飞,黎金定.银行理财赎回潮背后的流动性风险隐忧及应对[J].金融市场研究,2022, (10):104-110.
③郭栋.理财“负反馈效应”对债市的影响分析和策略应对[J].现代金融导刊,2023,(02):32-37.
④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金融强国:做好五篇大文章[J].人民论坛,2023,(2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