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紧握党建画笔 绘就藜麦小镇蓝图

发表时间: 2024-04-30 栏目: 行业新闻

  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沽源县白土窑乡正依托现有藜麦产业基础,按照“党建引领,政府推动,市场导向,科技支撑,企业带动”的发展思路,形成“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强力推动藜麦产业扩充规模、提升品质、提高效益、上档升级,力争打造全国知名的“藜麦小镇”。近日,白土窑乡党委书记马兴华就如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话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记者:建设藜麦小镇,需要凝心聚力、上下同心,白土窑乡如何通过党建引领画好同心圆,推动藜麦小镇建设?

  马兴华:按照“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的思路,我们着力构建一支党政队伍引领、一个中心片区示范、一支专家队伍指导、一个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拉动、一个产业协会推动、一批创业先锋带动的“六位一体”引领机制。乡党委、乡政府成立了推动藜麦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设置了12个专班,确保藜麦产业链上事事都有人谋划,件件都有人跑办。去年,在乡党委的支持下,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北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也建起了党支部,充分的发挥基层堡垒作用,促成保护价收购协议签订、技术服务指导、机械化服务保障等各项具体工作落实。同时,为了打消老百姓疑虑,党员干部率先带头种植藜麦,我们的党员先锋墙上,晾晒着9个村党员种植藜麦的数量,全乡近一半以上的藜麦都是党员干部种植的,实现了党建引领、上下齐心,画下了建设藜麦小镇的同心圆。

  记者:做大做强藜麦品牌,全方面推进藜麦产业化发展,白土窑乡都有哪些具体措施?

  马兴华: 我们从始至终坚持高站位、高起点谋划,按照藜麦产业“县域引领做核心”“全国示范成核心”的发展思路,制定了“一街二室三驿站四基地五中心”藜麦小镇五年发展规划,通过将科学技术研发、产业高质量发展、文化塑造、旅游观光等多方面融合,全力打造以藜麦为标识、以产业促发展的特色小镇,构建“政府扶持+小镇带动+企业驱动+组织引领+党员示范”藜麦产业整体发展结构,带动全乡藜麦种植培养面积突破2万亩, 农民人均增收3000元。

  马兴华:目前,算上倒茬地,全乡已实现藜麦种植1.5万亩,但种植大户、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仍是主力。乡党委积极协调指导各村支部充分的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种植藜麦,让更多村民相信这小小的藜麦大有可为,投入到藜麦种植中来。同时,我们积极落实好相关补贴政策,目前已争取到县农业农村局对藜麦种植每亩补贴300元的扶持补贴政策和500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藜麦产业高质量发展赢得了先机。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在2025年将白土窑乡建设成为具备全产业链的新型“藜麦小镇”。

  6月的沽源县白土窑乡,田间一派繁忙景象,播种机将一粒粒藜麦种子撒播在广袤的大地上,描画着藜麦小镇的幸福蓝图。为深入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按照“把党建建在产业上、融入产业中、促进产业旺”的思路,结合藜麦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落户白土窑乡的有利契机,该乡做大做强藜麦品牌,全方面推进藜麦产业化发展,打造全国有机藜麦种植与精深加工示范基地,计划利用3至5年时间将白土窑乡建设成为具备全产业链的新型“藜麦小镇”。

  白土窑乡位于北纬42度,土壤富硒,发展富硒藜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可别小看这小小的藜麦,我们白土窑乡产出的红藜、白藜、 黑藜品质均超出业界标准水平, 特别是红藜被业界认为是全国品质最好的藜麦品种。 随着产业链逐渐完备, 藜麦经过加工除了制作藜麦米、 面粉等传统食品, 还能做成高端食品,比如我们的即食鱼胶,160克售价可达50元, 那是名副其实的金豆豆。” 白土窑乡党委书记马兴华介绍, 目前, 全乡种植藜麦已达1.5万亩, 占全乡耕地总数的16.4%,其中半数以上的土地都是党员带头种植,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回顾过去, 白土窑乡有着藜麦种植的深厚根基。早在2013年,从北京返乡的向永刚瞅准藜麦商机, 在白土窑乡租种土地近200亩, 开始大规模种植藜麦。 随市场一路向好,2017年,沽源县北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成立, 这是一家集种植、 加工、 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 公司投建的藜麦米自动化生产线吨,年产量超万吨,年销售额可达3000多万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去年我们的企业也成立了党支部, 依托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 辐射带动群众就业, 每人每年工资收益可达3万多元。”该公司CEO向永刚说。

  靠着党建引领, 深耕藜麦产业近十年,白土窑乡成为沽源县打造 “中国藜麦第一县”的突破口,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扶持下, 白土窑乡制定了藜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计划于2025年实现全乡种植藜麦两万亩, 打造成为藜麦商业化种植发源地、 优种繁育地、 核心主产地、 产业集群地、 特色产业示范地、 研发推广新高地的全国知名 “藜麦小镇”。

  藜麦小镇的蓝图已经徐徐展开, 如何抢抓机遇成了摆在白土窑乡党支委面前的一大课题。

  “到我们藜麦小镇,一定要参观刚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的服务中心。”马兴华指着藜麦小镇中心广场上的二层白色小楼和记者说, 这栋建筑原来是大队部, 随着藜麦小镇的规划落地, 乡党委利用几个月时间将这里改造成沽源县藜麦产业服务中心, 承担着种植技术推广、 藜麦产业展示、 农机、 农资、 劳工服务、 产品展示、 藜麦销售服务七大功能。 “在这里,无论是需要种子还是化肥, 需要播种机还是收割机, 需要专家支招还是寻找销路, 只要跟藜麦有关的所有问题, 都能实现一站式解决。”

  保姆式服务解决了村民藜麦种植的后顾之忧, 深受村民好评, 而藜麦产业服务中心只是白土窑乡高标准谋划藜麦小镇建设的一个起点。 “我们最终要形成的是 ‘一街二室三驿站四基地五中心’。” 马兴华介绍, “一街” 即藜麦小镇一条街; “二室” 即藜麦专家工作室、 种植技术推广室; “三驿站” 即藜麦农资服务站、 藜麦机械服务站、 藜麦务工服务站; “四基地” 即藜麦种植基地、 藜麦育种基地、藜麦加工基地、藜麦科研基地;“五中心”即种植技术培养和训练中心、藜麦产业展示中心、 藜麦销售服务中心、 藜麦文创推广中心、 旅游接待中心。 通过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完善藜麦产业链条,实现产业体系升级。

  为此,白土窑乡成立了推动藜麦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副组长,乡班子成员及村支部书记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12个专班,分别负责 “一街二室三驿站四基地五中心” 每一项具体工作, 全力推动藜麦产业健康稳步发展。 “目前, 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推进,藜麦小镇已经初见雏形。”马兴华说。

  “党支部已经开了好几次会,我是种粮大户, 更是党员, 一定要支持村里发展。 尤其今年政策好, 我们就决定把500亩地全部改种藜麦,相信一定有个好收益。”在白土窑乡五道沟村, 种粮大户李占龙正盯着播种机加紧耕种。

  在白土窑乡, 像李占龙这样的党员永远是最值得信任的堡垒基石。 作为推动藜麦产业发展具体的组织者、 实施者, 乡党委积极协调指导各村支部充分的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引导乡村两级党员干部带头发展藜麦种植、 带头发展藜麦产业配套服务业、 带头打造藜麦种植示范户, 全方位助力藜麦产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乡村两级鼓励和引导党员干部群众有种植条件的发展藜麦种植基地, 有发展配套产业的发展配套产业, 能发展庭院种植的发展庭院种植, 进一步示范带动其他群众积极投身到藜麦产业高质量发展中来, 为藜麦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添彩。

  “和企业签订了保护价收购协议,最低收购价4块钱一斤, 一亩地收成好能达到三四百斤,政府每亩地还给补贴300元,500亩地最少收入75万。最不济遇上天灾人祸,颗粒无收, 保险一亩地还能赔1000元。” 站在田间, 李占龙为记者算了一笔稳赚不赔的藜麦账。 为了加速藜麦小镇建设, 白土窑乡积极向县委县政府、 上级部门汇报请示, 争取对藜麦产业的关注和重视, 给予资金和政策方面的倾斜扶持。并多次与相关县直科局对接,落实好相关补贴政策, 目前已争取到县农业农村局对藜麦种植每亩补贴300元的扶持补贴政策和500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为藜麦产业高质量发展赢得了先机。

  “我们的目标是让白土窑乡藜麦小镇的名字走出中国, 走向世界。” 手拿藜麦小镇蓝图, 马兴华和村民似乎看到不久的将来, 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 丰收的藜麦正描绘着乡村振兴的斑斓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