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盐碱地长出优质农特产
8月30日,在位于沽源县白土窑乡四道营村的盐碱地综合利用示范点,航拍的藜麦新品种实验基地、规模化有机种植基地场景。通讯员李小永摄
8月30日,在位于沽源县白土窑乡四道营村的盐碱地综合利用示范点,来自全国各地的藜麦产业专家、企业家当地考验查证藜麦新品种实验以及规模化种植情况,对该县盐碱地综合利用所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
不只是在沽源,在阳原、张北等地,许多经过改良治理的盐碱地,今年也同样呈现出丰收景象。
据了解,张家口市现有盐碱耕地53.18万亩,主要分布在张北、康保、尚义、沽源、宣化、蔚县、怀安、怀来、阳原等地。
如何破“碱”重生,让荒滩变沃野?多年来,张家口市坚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不断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构建盐碱地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扎实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
“你看,这就是当年非常典型的盐碱地。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周围还有大面积荒草地。”8月30日,在沽源县小河子乡小河子村,农业技术人员向笔者展示了当地盐碱地改良前后的对比照片。再看现在,曾经的不毛之地,绿油油的藜麦正在蓬勃生长。
藜麦虽小,营养却不少。低糖、低脂、低热量,蛋白质含量与牛肉相当。沽源生产出的藜麦面粉、饼干、代餐粉等美味拥有着来自全国各地的“粉丝”。
沽源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昼夜温差较大,无霜期短,部分土壤严重盐渍化,农作物生长在这里须“过五关斩六将”。而藜麦耐寒、耐旱、耐贫瘠、耐盐碱,这位“特种兵”成功与沽源“结缘”。
北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向永刚告诉笔者,他们从2014年起引进藜麦,与中国农科院藜麦育种团队经过调研考察、研究论证,拥有科研成果“冀藜2号”和“冀藜3号”,改写了华北地区不能生产藜麦的历史。
科技助力,让藜麦从绿色变为沽源特色。沽源与中国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设立14个藜麦种植基地、2个藜麦育种基地,选育适宜坝上地区种植的藜麦优质品种20多个……如今,这里成为藜麦品种培育的摇篮。
现在,沽源14个乡镇的藜麦种植培养面积达8.5万亩,是华北地区种植顶级规模的藜麦生产加工基地,全国六分之一的藜麦都出自这里,年产值突破亿元。
在“选种”方面,张家口市积极引进和培育耐盐碱作物品种,通过科学试验和示范推广,筛选出适合当地盐碱地种植的优质作物。目前,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和该市科学技术局在张北和阳原分别建立了盐碱地引种圃,栽种各类品种数量200余个。同时,已成功选育出“冀藜3号”“坝莜1号”“华润361”“张杂谷19号”等多个耐盐碱作物品种,并在盐碱地上进行大面积种植,取得显著成效。
去年7月,张家口市印发《2023年张家口市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建设方案》,着力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位一体”品牌体系,培育一批盐碱地农特产品,把盐碱地资源劣势加快转化为高品质农作物产业优势。
同时,该市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以及本地农业科研力量,组建高水平的盐碱地治理科研团队,专注盐碱地改良技术、耐盐碱作物育种、土壤结构重塑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力求在盐碱地治理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目前,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把“向日葵、甜菜、中药材、蚕豆”等耐盐碱作物作为研究方向,成功加入“2023年度河北省耐盐碱作物种业科学技术创新团队”;该院还与中国农大共建“盐碱地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组建了“燕麦科技小院”,着力快速推进燕麦耐盐碱良种培育。此外,由河北农业大学牵头,联合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河北北方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国家半干旱中心在张北县德胜村成立河北省(张家口)藜麦产业技术研究院,着力推进藜麦等耐盐碱、旱作高产品种培育、品质提升、标准化生产等。
一道绿色围栏,东侧是白茫茫的盐碱地,长着一簇簇芨芨草;西侧是沃野良田,千亩向日葵已经很成熟。这是笔者8月30日在张北县馒头营乡李森林村养谷厚道种植基地看到的景象。然而就在几年前,围栏两侧的风景还毫无二致。
张北属高原气候,干旱少雨,光照充足,风力大、蒸降比大,湖淖周边及低洼地带的积水被强烈蒸发后,水走盐留,就形成“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的典型盐碱地景象。
2018年,投资近3000万元的李森林村1500亩盐碱地改良工程完工。2019年,张家口养谷厚道农业有限公司承包了李森林村改良后的盐碱地,种植藜麦、燕麦、油莎豆等高原特色农作物。经过几年探索,经济效益显著,去年种植的1000亩燕麦,亩产达230公斤。
今年,养谷厚道种植基地种了1000亩向日葵、100多亩藜麦和谷子。此外,基地还有一块60亩的核心试验田,种有藜麦、豌豆、蚕豆、荞麦、马铃薯等50多种农作物。
张家口盐碱地属于坝上内陆盐碱区。在治地方面,该市坚持科学治理、综合施策的原则,积极探索盐碱地改良的新技术和新模式。强化技术集成配套,在轻中度盐碱地上,集成优化并示范应用灌溉压碱、挖沟排盐、抽咸补淡、覆膜穴播、农牧轮作、农机具配套等技术模式。在中重度盐碱地上,研究集成设施栽培、暗管排盐、客土置换、营养基质栽培等技术模式。同时,鼓励各县区结合当地实际,坚持宜粮则粮、宜菜则菜、宜草则草、宜林则林、粮草轮作、农牧结合,推进成熟的试点作物品种、集成技术、耕作方式的转化,打造特色明显、生产效益高的试点。
此外,张家口市全力支持新型经营主体热情参加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建设,支持试点建设主体做大做强,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化水平,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开展多渠道招商,积极引进盐碱地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关键节点项目,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阳原县要家庄乡现代农业园区,通过盐碱地综合改良,不仅种植出果蔬,还盖起了“净菜工厂”。
园区负责人王宏广是个有着多年蔬菜种植经验的“老把式”,看到家乡闲置的700多亩无人问津的盐碱地,他便打起在这里种菜的主意。
盐碱地上咋种菜?王宏广承包了土地,先搞综合治理。他对园区内土壤和水分进行了研究分析,结合省、市农业专家的意见,制定了盐碱地的综合改良方案。
“盐碱地上种蔬菜,总共分三步。”王宏广告诉笔者,第一步掺入沃土,在有机肥中加入耐盐碱的发酵菌剂,快速实现盐碱地地力提升;第二步,用上微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系统等,用好在盐碱地上种蔬菜的技术;第三步选品种,通过不停试种,最终黄瓜、西红柿、茄子作物品种胜出。
阳原盐碱地上种出的蔬菜历经清洗、分包装、计重、装箱等环节,24小时就能送到京津冀消费者的餐桌上,这个“净菜工厂”的日销售额达5万多元。
试点先行,逐步推广。去年,张家口市深入研究盐碱地特色农产品的品质构成、营养成分、特殊作用,加大品牌培树力度,提出利用一年左右时间重点打造6个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筛选推广一批适宜的耐盐碱作物品种,分作物配套集成盐碱地适生种养技术,试点单产水平、亩效益提高5%以上,培树一批新型经营主体中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典型,初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具有张家口特色的盐碱地综合利用和改造提升经验模式。
为突出分区分类建设,该市在沽源县建设了1个以藜麦种植为主的万亩试点,在张北县、康保县、尚义县、塞北管理区各建设了1个以莜麦种植为主的千亩试点,在阳原县建设了1个以葵花种植为主的千亩试点。该市相应筛选出21个品种作为试点品种,当年试点全部实现增产增收。
沽源等6县区综合应用工程、农艺、生物、化学、农机等措施,取得很明显的成效。坝上4个千亩莜麦种植试点技术集成有力有效,其中,张北试点选用“坝莜9号”,亩产高达230公斤,是普通大田的3倍;康保试点选用“坝莜1号”,亩产比对照田增产35.8%,达到74.95公斤;尚义试点选用“白燕2号”青饲品种,饲草单产达600公斤,比普通大田增产5%;塞北试点选用“坝燕4号”,莜麦单产达100公斤,比对照田高30公斤,增产幅度达42.86%,秸秆单产达150公斤,亩产值达450元。
此外,沽源县1万亩藜麦种植试点选用“条藜2号”“冀藜3号”品种,亩均单产比对照田增长16.7%,达175公斤。阳原县向日葵种植试点,选用“月亮湾”“华润361”等品种,平均亩产比对照田增长12.5%,达90公斤。(河北日报记者王雪威 通讯员左文亮、巩云飞)